Sharing

想再多,不如試一下

看到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的一篇採訪,說到微信的發端,是他某個深夜的一個想法。發送郵件給馬化騰後,馬化騰正巧也沒有睡,立刻回復郵件,告訴他,做。

  

“所以,第二天就組建團隊,開始做了。”

  

這麼簡單?

  

就是這麼簡單。

  

有時候你會發現,越是成事的人,想法越簡單,因為他們懂得在想法與行動之間畫直線。

  

經常有人跟我談他們想做什麼。有些想做外賣健康沙拉,有些想做一間小小的甜品店,有些想做培訓課程。我通常只會問他們兩個問題,一是啟動資金從哪兒來,是你的錢還是借的錢;二是如果虧了,能承受嗎?這兩個問題回答完,如果錢是自己的,能承受虧損,那就去做。

  

剛開始做一件事,人們通常不會選擇投入過多。但大多數人,還是會翻來覆去跟我討論細枝末節,恨不得問“你覺得成功的概率有多大”。

  

其實這一切,如果不開始做,永遠沒有答案。

  

經常有人問,我喜歡一個人,應該向他表白嗎?我的回答也很簡單,只要對方沒有名花、名草有主,馬上就去表白。

  

你那麼猶豫,無非是害怕被拒絕。但其實無論被接受還是被拒絕,只要表白就是成功——你最需要的是答案,其次才是什麼樣的答案。如果說被接受是完美,被拒絕至少是及格,而不表白,就是不及格。

  

我們經常陷於一個怪圈,因為害怕失敗,所以總在失敗,而失敗的原因,竟然是從來沒有開始。

  

羽泉有一首歌叫《不服》。“二十年我們什麼都沒變,除了一點風霜寫上臉”。每次聽到這首歌,記憶都能帶我回到在體制內工作的時候。如果你曾經在一個穩定而沒有生氣的工作崗位做5年甚至10年,就會發現,真正可怕的不是失敗,而是除了你變老了,其他什麼都沒有變。

  

你想去戀愛,卻永遠在考慮能不能結婚;想去旅行,卻永遠在考慮會不會太累;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卻永遠在考慮能做好嗎、能賺錢嗎、老媽怎麼想、同學怎麼看……

  

我說想再多,不如試一下。你說試一下,萬一不行呢。可是如果不試一下,你連行不行都不知道,這才是最可悲的,不是嗎?

  

試或者不試,不在於會不會失敗,而在於失敗的結果,你能否承受。如果承受不了,覺得把握再大也不要去試,因為智者千慮終有一失;如果能承受,成功的概率不太大,也要試一試,因為即使不大的概率,落到你身上,也是百分百的成功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網絡流傳